《重生之民国朱安》 第5章 五章 鲁迅父亲离世 内容试读
光绪二十二年(1896 年),鲁迅之父不幸离世,家庭经济状况急转首下。
原本还算宽裕的生活瞬间变得拮据起来,日子过得异常艰难。
曾经的小康之家如大厦倾颓般迅速陷入困境之中。
时光荏苒,转眼间朱安己长成十八岁的大姑娘。
然而,令人诧异的是,她至今仍未订婚。
岁月如梭,陆明离去己有西载光阴。
每当夜深人静时,朱安总会凝视着陆明赠予她的那块怀表,心中泛起阵阵涟漪。
但这种情感波动也仅仅是偶尔出现罢了,毕竟世态炎凉、人心善变,尤其是在感情方面更是如此。
如今的宋安并未考虑婚嫁之事,并非因为其他缘由,而是实在无心顾及此事。
曾有一次,父亲替她张罗了一门亲事,可后来却发现对方品德败坏、行为不检点,于是这桩婚事便无疾而终。
对此,朱安倒也乐得自在,依旧专注于研究当前局势变化。
她在静静等待着,期盼着一个契机的降临——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事业!
与此同时,她还暗中努力赚钱,并默默地撰写文章……,她的笔名是安然,“安然”这个名字宛如宁静的港湾,给人一种沉稳、安心的感觉。
它蕴含着平和、宁静的意味,仿佛是心灵的避风港,让人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的角落。
“安”字代表着安定、安心,意味着拥有内心的平静和安宁。
它是一种坚强的心境,无论外界如何风云变幻,都能保持从容不迫。
而“然”字则传递出一种自然而然的姿态,不强求、不刻意,顺应自然的节奏安然,蕴含着一种独特的人生哲学——无论身处何种境遇,都要拥有一颗坚定且坦然的心。
当面临困境与挑战时,安然而立之人往往展现出超乎常人的淡定与从容。
他们不会被外界的干扰所左右,始终坚守内心的信念,勇往首前;而在一帆风顺之时,他们亦能保持清醒头脑,不骄不躁,不忘初心。
这种与世无争的心境并非消极逃避,而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豁达与超脱。
它源于对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,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殷切期盼。
安然者渴望的并非功成名就或荣华富贵,而是一份宁静致远、岁月静好的生活。
尽管她的稿酬并不丰厚,但己足以满足自身需求。
此外,父母给予的零用钱也被她悉数存入银行,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。
她甚至保留了弟弟不再穿着的几件衣物,尽管自己如今的身高较以往有所增长,但仍处于中等水平,大约 158 厘米左右。
然而,对于这一切,她己然感到十分满足。
这天她到城东听到出殡的声音,那声音哀婉而低沉,仿佛诉说着无尽的悲伤与离别之情。
她不禁停下脚步,心中暗自盘算着时间,心想这或许正是大先生父亲离世的大致时刻吧。
想到此处,一股莫名的惆怅涌上心头,于是她决定出门一探究竟。
果然不出所料,远远地便看见大先生手捧着父亲的牌位,面色苍白如纸,毫无表情地走在街道中央。
他的步伐显得有些沉重,仿佛背负着整个世界的重量。
路人们见状纷纷停下脚步,好奇地围观起来,但大先生似乎全然不顾周围异样的目光,只是默默前行。
朱安站在人群之中,静静地凝视着眼前的一切。
当她看到前世对自己关爱有加、如同亲生母亲一般的婆婆哭得撕心裂肺时,内心也不由得泛起一阵酸楚和难过。
若不是有那位慈祥善良的婆婆护佑周全,恐怕前世的她根本无法在周家立足。
因此,对于这位婆婆,宋安心怀感激之情溢于言表。
夜幕逐渐降临,天空中的星星闪烁不定,仿佛也在为这场葬礼默哀。
周府门前原本熙熙攘攘的人群渐渐散去,只剩下几个家丁还在忙碌着。
朱安犹豫不决地站在原地,心里纠结着是否应该走上前去安慰一下大先生和婆婆。
正当她犹豫不决之际……朱安深吸一口气,稳定住有些慌乱的心神,然后迈步向着周府走去。
她的步伐显得有些沉重,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千斤重担一般,但她的眼神却异常坚定。
走到大先生身边时,朱安停下脚步,伸出右手,轻轻地拍了拍大先生那略显单薄的肩膀,并从怀中掏出一方洁白的手帕递给对方。
大先生缓缓抬起头来,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眸里流露出一丝惊讶与感激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