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+ A-
A+ A-

  皇宫,奉天殿。

  “司天监的监正曾言,这太微星弱,只是近几日多与文曲星有所牵连,星势多有稳定……”

  杨宪合上手中书册,十分郑重的说道。

  朱元璋和朱标齐齐一愣,许久之后朱元璋方才言道:“此言当真,司天监的监正真是这么说的?”

  杨宪微微一笑,答道:“回陛下,此言千真万确!”

  至于是真是假,反正杨宪退朝后,自会去找那监正对一下口供,完全不担心朱元璋识破。

  司天监就是个闲置的机构,监正虽名义上是三品大员,却毫无实权,想要买通监正,根本花不了多少银子。

  没错,杨宪就是在故意诓骗朱元璋,让其相信只有李泰方能保住朱标性命。

  倒不是杨宪善心大发,莫名的想要抬李泰一把,这举动绝对是他深思熟虑过的。

  一是他早就看出朱元璋莫名的重视李泰,此举不过是做一些顺水人情,甚至于杨宪还想着或许可以借着李泰搭上李善长的门路。

  他又不知道朱元璋已经计划着消减掉中书省,如今中书右丞的位子还一直空着呢。

  其二便是杨宪注意到,那李泰似乎真不知道朱元璋父子身份,杨宪故意让朱元璋父子去多与李泰亲近,以他看来,就凭李泰那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本事,早晚有一天能惹怒朱元璋。

  到时候李善长若是收了牵连,那他岂不是同样可往前迈进一步?

  无论是进还是退,杨宪都觉得自己万无一失,方才故意谎称此言,而看眼前朱元璋父子模样,显然是深信不疑。

  “行了,此处没有你的事了,退下吧!”沉默了许久的朱元璋突然开口。

  杨宪闻言,也知道接下来的话并不是自己应该听见的,急忙下跪退安后,便转身离去。

  待得杨宪离开,朱元璋这才开口说道:“标儿啊,你也听见了,世间之事不该如此巧合,想来这其中必有原由。”

  朱标并未言语,只是低头沉思。

  而朱元璋则继续说道:“正所谓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,那李泰不管是不是文曲星下凡,也终归是个人才,你多与其亲近绝不会有害处!”

  “儿臣遵命,日后我定将多与李兄弟来往!”

  “不,不是让你多跟他来往,正好最近你也没什么事,你便从宫里搬出去吧,先想办法跟他做个邻居,若是能抵足同眠,结为知己那就更好了!”朱元璋摇头说道。

  “啊?父皇,这是不是有些过了……”

  “过什么过,你老子的话你都不听了!”

  面对朱标,朱元璋毫无帝王威严,仿佛就是一个教训儿子的农家老汉。

  见此,朱标也无可奈何,只得闷声闷气的回道:“是,儿臣遵命!”

  ……

  “东家,都统计好了,如今咱们庄上有九十二亩田,其中有七十四亩水田,十一亩旱田,还有七亩刚垦出来的荒地。”

  听着李四的报告,李泰暗自点头,不愧是江南富饶之地,他的地里竟有七成都是水田。

  只可惜李泰的计划中倒是用不着这么肥沃的土地,倒是稍微有些浪费了。

  “庄里佃户共有九家,共计三十三人,其中男丁统共二十一人,女丁十二人,只不过这其中大半乃是老弱妇孺,能用的劳动力只有十四人。”

  李泰了然,这也正常,需要投献土地才能活下去的农户定然是有些难处的。

  这也是如今整个大明的现状,长时间的战乱导致大批劳动力死在战场上,如今虽然大致上算是安定,但依然没有完全缓过来。

  “你可知道咱们庄里种的是什么作物,几时成熟?”

  这么长时间,李泰终于开口问出了第一个问题。

  “这自然是知道的,咱庄子里种的大多都是占城稻,这东西能种两季,恰好能和小麦错开,那些旱地种的多是些瓜果蔬菜。”

  李四笑着回答,顿了顿后又说道:“咱们庄子里下种下的早些,这几日便要成熟了,所以今天那群***占了咱们的田,咱们才这么激动和他们打了起来。”

  粮食就是农户的命,即将成熟的粮食别人想占了,这些佃户自然要跟他们拼命。

  李四在这里提一嘴,也是想着让李泰别因为此事对那些参与打架的佃户有意见。

  只不过李泰压根就没有在意这件事情,只是笑着说道:“如此正好,等你们收获后就不用再种稻子了,我换些东西给你们种。”

  却不料一直以来都表现的极为尊重李泰的李四,此时的脸上却表现出了为难之色。

  “东家,咱们都已经种稻子种了半辈子了,只怕不会种别的。”

  李泰笑道:”没关系,这东西比稻子好种多了,到时候我教你便是!”

  而李四脸上的难色却依然没有消退,支支吾吾的也不说话,看的李泰一阵好奇。

  再三询问之下,方才从李四口中知晓原由。

  只因李四害怕李泰给出的粮种产量太低,养活不了一家老小,毕竟稻子这作物种植了这么多年,他们早就已经习惯了,贸然该种其他作物,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过冒险。

  两年收成不好,他们就交不上赋税,投献了赖以生存的土地,这万一李泰给的种子有问题,他们可怎么活啊。

  李泰闻言不禁莞尔,他原本打算让庄里的佃户改种红薯,却不料李四竟然还担心这作物产量不高。

  要知道,明末清初之所以能以农业社会的生产力支持以亿记的庞大人口,完全就是靠着红薯、土豆还有玉米等高产作物支撑的。

  说实话,李泰也没有想到红薯这东西竟然这么早就已经传入了大明,只不过这东西一直没有大规模的推广,其原因便是如李四现在所担忧的一样。

  种了这么多年的小麦和稻米,突然让农户改种别的作物,确实有些困难。

  而李泰如今手中的红薯粮种,则是上个月从一个进京的胡商手里买到的,而且不止是红薯的粮种,还有一些其他的意外收获。

小说《大明:我教朱元璋当皇帝》 第九章文曲星与粮种 试读结束。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